编者按: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15万余名,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计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校友会办公室专题策划“南邮百名青年校友微访谈”栏目,计划通过微信、电话、电子邮件采访100到200位青年校友,关注他们从母校毕业后的发展,希望传承经验、沉淀价值,助力学校打造人才培养闭环体系。
本期校友简介

王容峰,1993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任浙江泰乐通信集团董事长,旗下有:杭州施乐事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泰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充充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畅圣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他还任南京邮电大学浙江校友会秘书长,杭州市工商联副秘书长、常委,上城区工商联(商会)副会长。荣获杭州市第四届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杭州市上城区第一届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度浙商新锐、杭州市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2013年第二届杭州市“侨联优秀人物”、2014年度中国致公党“浙江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杭州市“侨届十大杰出人物”。
公司简介
泰乐通信集团,是全国范围内较大规模的移动通信服务公司。专业从事移动通信产品代理批发与零售、移动通信电子缴费、通信工程代理、电信增值服务、大数据服务等工作。公司目前立足浙江市场,面向全国,已在江西、深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均有公司和业务,有广阔的、忠诚的销售渠道和全国多个地区良好的电信运营商关系,已经逐步建立了较全面的销售、配送、服务一体化的网络,并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将逐步向信息化,产业化,集团化的规模发展。 泰乐通信集团的核心定位是“做一流的移动通信产业服务商”。
访谈内容
Q1:您1993年从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浙江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2013年获瑞士维多利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在三所不同的大学学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收获?
A:三所大学里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当然是南邮了,第一次离开我居住了18年的城市,到南京读书,我的青春年代都在南邮,印象最为深刻。后面的学习经历是属于“锦上添花”的类型。在浙大读EMBA,是因为当时手机业务做到10多个亿,感觉遇到瓶颈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碰到财务方面的问题了去看财务的书,碰到绩效问题的时候去看人力资源的书,所以想把工商管理整个学习一下,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一下,同时也认识了一帮商业圈的朋友。为什么去读瑞士维多利亚大学在香港办的DBA班呢?是希望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当时去了法国、英国不少运营商公司参观学习,激发了跨国的想法,同时也想在韩国收购几家游戏公司,所以想学习一些跨国的知识和管理经验。
三段学习经历,对公司发展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最难忘的就是在南邮的学习经历。青春最美好的四年,学习了那么多知识,结识了那么多老师、同学,很多人都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
Q2:1998年,您离开浙江省无线通信局下海,创立杭州施乐事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正是手机作为个人终端逐渐开始爆发式大发展的时代,可当时您离开国企下海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它们源自何处?
A:我从南邮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无线通信局,领导看到南邮毕业的本科生,非常欢迎,当时那一届进去的毕业生包括浙大、电子科大等高校只有我一个是学通信的。在局里较早地接触了基站的建设、交换机的安装到“大哥大”系统的建设等全过程。当时发现有几个现象:第一是对系统的预估量严重不足。第一次模拟手机放量全省5万个号,结果不到3个月就全部放完,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第二是手机的“机卡分离”,不同于以前手机号要“烧”在手机里,新政策出来后,客户可以选择买一个sim卡,再自由选择买一个手机;第三是工作关系认识了很多手机制造商的高层,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施乐事达总公司是摩托罗拉在全球的代理商,摩托罗拉品牌好,在杭州没有专卖店。结合以上三点观察,就借了钱和合伙人把公司开办起来了。尽管公司初期资金压力很大,100万才能进200台手机,但我没有后悔这个事情,勇气和信心来自对当时的市场看得非常准。
Q3:杭州施乐事达手机业务发展得很好,为什么在2005年创立泰乐通信公司?新的公司业务方向与以前有何不同?
A:从98、99年到03、04年是手机发展非常快的几年,也是公司发展得非常好的几年,公司在03、04年连续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但是遇到一个问题: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当时最好卖的一款手机诺基亚8210,一箱20个手机赚50元钱,每台赚2.5元,利润空间已经大幅下滑,批发业务越来越难做了,这是第一点。第二,当时在全省建立30多个营业厅了,打算将批发转做零售市场;第三,运营商通过手机这个载体,发展得非常快,希望能结合运营商做一些业务,而不仅仅帮助其卖手机。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充值卡系统,传统的手机卡是PVC卡,材质是塑料,成本非常高,一张卡需要2到3元,我们用纸质卡及纸质卡缴费系统代替了PVC卡,纸张只要几分钱一张,并且只需要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就可以卖,降低了渠道的费用。我们业务拓展到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好几个省。总之,一方面是业务转型的需要,一方面是原公司上市遇到一些波折,于是在05年成立了泰乐通信。
现在的泰乐集团公司,旗下主要有三大业务:一是云通信平台,将话费充值、流量充值、短信通道全部转移到线上去了;二是电信增值业务平台,把对运营商的通信需求作二次开发,最初与阿里做后台服务,逐步发展成为快递公司、互联网公司、呼叫中心等提供号码池服务;三是大数据平台,公司名称为畅圣科技,主要结合具体的行业如银行征信、监控平台、消费金融发放、数据修复等做大数据挖掘和应用。我认为,大数据公司必须做细分市场,必须和具体的业务相结合,比如说大数据做“精准营销”,汽车业和房产业完全不一样,必须得找准一个行业做营销。
Q4:信息时代的浪潮风起云涌,在如何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调整公司方向等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进行分享?
A:信息领域的行业发展的确非常之快,伴随着5G的即将到来,我认为,物联网所带来的机会非常大,物联网时代将大有可为。人与人的沟通是一代通信;到了4G之后,可以实现人与物的沟通,比如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灯的开关,将空调开打,让电饭锅工作,现在这些都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来实现了;物联网时代将实现物与物的沟通,这将是以后的重点,要有敏锐的眼光去抓住物联网带来的机遇。
至于怎么才能抓住机遇,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经验和眼光,来自对行业的了解、见解、熟悉程度,如果没有经验值,我觉得很难作方向判断。第二是失败的教训,从失败的教训中吸取营养。比如说在投资领域,我现在只做我熟悉的领域,投资不熟悉的领域有过几次失败的经历。当时我在浙大投了一个项目“纳米墨水”,有专利,市场调研情况也非常好,2006年投资了一千万做这个项目。产品、品牌、包装等等都出来了,放到市场上做试用,碰到墨水非常容易阻塞打印头的问题,总是无法解决。面对项目里的分子、元素、化学式等等,看都看不懂,隔行如隔山,运作到2009年,最后项目失败了。有意思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项目虽然失败了,但在桐庐买下盖厂房的那块地后来涨了6倍。我还投资过一个互联网项目“自留地网”,是网上做留学中介,让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在网上自助申请,一方面免去拟出国学生庞大的中介费用,一方面让海外的学生通过平台找到国内好的工作,当时是浙江省留联会、侨联的重点项目,项目投了两年时间,但是在A轮投资和天使轮投资之间的时间差碰到问题了,没有等到A轮投资,这个项目也失败了,时间节点没有把握好。非常愿意将我亲历的一些失败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失败的案例对创业更有帮助。
Q5: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您个人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比如“浙商新锐”、杭州市侨联优秀人物、杭州市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等等,其中我注意到有一些荣誉比较特别:“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国致公党浙江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等,为什么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A:我觉得回馈社会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要做的事情。2016年年底,我带领商会12家企业来到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一个贫困村庄——佐川村,佐川村是方志敏烈士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出发地,村里人均收入不到一万元,我们帮助村里建立电子阅览室,希望让孩子们有机会多读书,多看书,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尽管在参与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有时候遇到一些艰险,比如曾经到雅安地震现场对接,在早上6点遇到了强烈的余震,但是每次国家有灾难,地方有灾难,企业家应该献出对祖国的爱心,帮助应该帮助的人,这对我来讲是义不容辞的个人原则。
Q6:听说您在生活中是健步高手,还给自己定了每年一千公里的徒步计划,这个计划都完成了吗?从运动中获得什么?
A:每年一千公里的徒步计划均完成了。我从05、06年就开始健身,前年建立了西湖健走队,目前有200名左右队员,我们每周定期举办活动,走湘湖、走西湖、走钱塘江,有时还到外地去,如淳安等。大家因兴趣爱好团结在一起。今年我把这个团队在体育局成立了一个协会:养生体育运动协会,这个协会下有三支队伍:健走队、羽毛球队、篮球队。对我来说,生活就是不停地行走,每变换一次路线,都会看见不同的风景。
Q7:作为南京邮电大学浙江校友会秘书长,对校友会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在新的一年中,南京邮电大学浙江校友会有些什么活动计划呢?
A: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多利用互联网工具来管理校友的工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相比传统的线下管理的模式,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来管理,效果更加明显。
2017年除了传统的杭州新春茶话会外,打算重点开展两个工作。第一,浙江校友会将去母校发源地山东莒南开展活动。去年11月,南邮校友会组织各地校友会会长、秘书长到山东莒南县东甘霖村举办迎接75周年校庆启动仪式和校庆健身跑启动仪式, 77、78级的一些老校友们看了活动报道之后,感触非常深,希望去看看母校的发源地。到时候会根据报名情况,组织一次统一的活动。第二,会更多地举办一些小范围的兴趣活动。校友会的工作主要是搭建平台,想重点打造项目投融资平台。计划每个季度组织一两次校友企业行,参加者采取报名的形式,走进校友企业,去了解校友企业在做什么事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对接、互帮互助。希望通过平台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促成合作落到实处,达成共同的发展。
本文采访记者:饶林果
校友微访谈推荐请发电子邮件到南邮校友会邮箱xyh@nj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