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邮人物
江苏新纪元CEO:顾晓峰 | 南邮百名青年校友微访谈第5期
2017-01-27 1073

编者按: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15万余名,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计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校友会办公室专题策划“南邮百名青年校友微访谈”栏目,计划通过微信、电话、电子邮件采访100到200位青年校友,关注他们从母校毕业后的发展,希望传承经验、沉淀价值,助力学校打造人才培养闭环体系。


本期校友简介

  

  顾晓峰,男,1970年生,中国国籍, 1992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专业。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培养的首批互联网工程师,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共计算机互联网的建设者。

  1997年与苏州益友通讯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江苏最早的民营互联网接入服务(ISP)。

  1998年担任了著名网络社区西祠胡同的第一任站长(ID:片警)。
  1999年担任江苏省首家网吧金陵热线网友俱乐部的总经理。
  2000年江苏公用信息港(江苏音符)及江苏万联数据中心(江苏省第一家IDC)的总经理。
  2006年担任江苏新纪元信息发展有限公司CEO一职至今。


公司简介

  江苏新纪元致力于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软件平台,是江苏软件园第一批入园企业。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通信行业经验。公司连续15年专注于通信运营支撑系统领域的软件研发,陆续为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重庆、辽宁等省级移动公司开发出了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移动物资采购系统、移动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移动基站建设管理系统、移动营业厅管理平台等多项平台和解决方案。


采访内容

Q1:据了解,您是西祠胡同的创始人之一,请您给我们讲一讲您的创业之路。
  A:我在学校的时候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学校里有来自广东等南方的同学,他们经常带一些东西来学校卖,也就是做生意。现在想想,这也算是创业的一个雏形。当初我选择创业,就是想赚点钱,就是因为这些幼稚且模糊的想法,最终带领我走上创业的道路。94年,接触到互联网、成为当时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工程师之后,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后来在95、96年注册了一家南京生涯软件公司,做出了南京第一个公众的BBS,西祠胡同。后来与苏州的一个安全系统三产公司一起成立了江苏益友,后来也尝试过电子商务平台,因为走得太超前,大家还在普及PC的使用时,就在大谈电子商务,完全不对路,也没有像马云那么幸运拿到一笔基金。公司成立之后,因为要建设下去,很偶然的去做大型企业的内部应用,比如中国移动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这条路就做下来了,现在已经做到七八个省,后来又发展到微信平台的开发。


Q2:结合您创业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些经验给正在创业的人吗?
  A: 想分享给同学们的一个想法是,你最开始做的与你后来收获的结果未必是一致的,但有一个东西是没有变过的,你做一件事情和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有一定关系的。王阳明有一句话: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很多人都喜欢定计划,真正做起来就会特别挫败,最终会选择放弃。我给大家的一个创业建议就是,不用定太细的目标,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大方向的战略。我给自己定的一个战略就是希望通过软件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在这样一个基本战略下,无论碰到什么样的社会变化,我都可以去适度调整,随机而动,这就和打仗的兵法一样。


Q3:对校友会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A:校友资源是很多人读大学追求的一件事,我们应该把校友会与在校学生的联系网络建立起来,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去学校建一栋实验楼,因为人不可能独立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当你们在社会上奋斗时,会更加需要朋友的帮助。而校友就是在人生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认识的人,他们在将来可能会成为很好的合作的伙伴。特别高兴看到学校已经开始做这些事,我们也定当会全力支持学校建设健全校友网络。

Q4: 据了解,2013年您新成立了南京摩虎科技公司主攻移动互联网,在此之前您公司主营业务是企业信息化应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直接联系吗,能说说成立之初的一些想法吗?

  A:摩虎这个公司的设立, 是源自我的互联网情结。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后涌现出很多新的机会,我们当然不想放过。目前我们已经在公众号运营方面和很多大型集团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Q5: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您认为信息方面未来会有怎样的趋势,公司如何把握这种趋势所带来的机遇?
  A:未来的热点有很多专家预测,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的世界, 信息爆炸的年代, 我们的困难不是没有而是太多 。然而多又不意味着你能全部把握 ,甚至细细分析下来似乎都够不到, 这就是大家目前的痛点。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回到几个本源上来 ,最基本的是为何而战的问题 。 当一个人迈向社会需要建立完整的价值观 ,而这方面需要从书本和师长还有社会实践中找到答案。 这样才能做到王阳明所说的 ,此心不动 ,随机而动。大多数人不愿意深究这个答案 ,又或是用生存作为答案, 自然带来很多问题。


Q6:回顾南邮的在校学习、生活,最难忘的一件事或一段经历是什么?
  A:南邮是我的青春生涯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阶段我认识了同学 、师长 、朋友 、还有女朋友。都很难忘,但没有最难忘。每个人无法重写过去 ,往事历历在目 ,可能回忆就是老天爷给的礼物吧。学校的餐厅 、操场 、图书馆这些地标有机会多拍照以后会很怀念,我们那时没有手机所以有些遗憾。


Q7:向在校生和广大校友推荐阅读书目?
  A:很巧,我最近在看法国的高中课本, 给大家隆重推荐下。建议大家去看哲学部分,非常精彩。目前大陆没有出版,不过台湾有中文译本。这套书主要讲述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的探讨,以及人自身的思考,资料详实,旁征博引,而且书中不会给你所谓的正确答案, 它需要的是带你进入一个观点的探讨 。在学习的过程去领悟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基本上从来没有人公开的和你讨论。


Q8:结合您的工作和擅长的领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可以分享或寄语给在校的南邮学生的?
  A: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无需仿效他人。如果希望有个精彩的一生 ,那就孜孜不倦的学习吧 。没有经验值怎么打老怪呢?我说的学,不单止课堂学校 ,更是自我的修炼。有机会多去旅行 ,没钱就穷游, 反正去经历去体会的一生总不会太差,因为你有了人生的厚度。



采访记者丨李圆圆